首页

艾丝女王chinese

时间:2025-05-24 09:32:57 作者:学习卡丨“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” 浏览量:86015

  喝完瓶装水,把塑料瓶丢进可回收垃圾箱已是多数人的习惯。那么,被回收的瓶子去了哪里?7月23日,在福建泉州晋江市,记者见证了一个塑料瓶的绿色低碳旅程。

  晋江港益新材料集团港益纤维制品有限公司,一大早,10米长的挂车就停在了厂门口,车上满载着废弃塑料瓶挤压打包成的“瓶砖”。“这些长方体每块长1.5米,宽和高近1米,每天有200吨瓶砖运到这里。”港益集团总经理蔡金钟说。

  记者随运输车来到瓶片车间,只见巨大的瓶砖被拆开,五颜六色的塑料瓶进入生产线。生产线上,剥标机挤压、摩擦,将瓶子上的标签剥离,瓶子随后进入分选机。分选机自动将瓶子按蓝色、白色、绿色和杂色分类。分类后,瓶体进入高速旋转的破碎机,破碎机刀片将瓶子连盖一起切成了碎片。

  紧接着,碎片进入清洗机清洗、消毒、烘干。神奇的是,清洗环节,利用密度不同的原理,顺便就将瓶身碎片和瓶盖碎片分离了。瓶身碎片就是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料。

  “以前这些都是靠人工,不仅慢,能耗、水耗也高。”蔡金钟说,那时,将1吨瓶子处理成瓶片需用新水1.5吨、电270千瓦时,生产线上需要75名工人。“一开始这一行有很多小、散、乱的企业,不做污水处理,成本就低。”蔡金钟说。

 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,一批“散乱污”企业得到治理。“很多不规范的企业关停了,留下来的企业必须更加注重环保。可以说,生态环保领域的改革,推动着整个行业在进步。”蔡金钟说。

  说话间,瓶片被送到涤纶车间,在圆柱形的巨大转鼓里进一步干燥,然后被加热挤压成熔体,输入纺丝机,变成鱼线一样细的透明纤维,再经过牵伸、卷曲、定型,最后根据需要被切成不同长度的涤纶短纤。这种再生纤维供其他企业用于鞋用无纺布、汽车内饰等的生产,受到不少知名品牌欢迎。

  日常生活中,人们举手之劳的垃圾分类“新时尚”,让各式各样的废旧塑料瓶,就这样奇妙地变成一团团纤维,加入了绿色化生产的大循环,又回到我们的生活中。“瓶盖可以卖给别的企业加工成安全网,标签可以加工成拖鞋填充物。一个塑料瓶,全都用上了。”蔡金钟说。

  20多年前,蔡金钟和丈夫创业办公司,涉足鞋用无纺布行业。后来,开始以瓶片等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;2016年引进整瓶清洗线开始生产瓶片,将产业链进一步向上游延伸。从摸索着创业,到拿下鞋材用无纺布的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”,蔡金钟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获得感。

  科技进步给港益集团注入发展新动能。在晋江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牵线搭桥下,港益纤维与有关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,研发新产品、新工艺。经三次技术升级,整瓶清洗线实现自动化。蔡金钟说:“如今,把瓶子变成瓶片,水电费都省了一半,人工省了2/3。”

  作为再生纤维重点企业,港益集团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、高新技术企业,成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。去年,集团共利用废塑料瓶约27亿个、废布边角料4万多吨,生产涤纶短纤约10万吨。

 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晋江市出台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若干措施》。泉州市委常委、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说,全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
  面对未来,蔡金钟充满信心:“国家重视绿色低碳发展,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,再生资源行业未来一定会更好。”

  来源:人民日报 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防控“小眼镜” 社会在行动

这段时间,山东冠县的马颊河湿地水草丰茂。在秋日美景的映衬下,成群的鹭鸟时而伫立枝头,时而振翅高飞,远处的野鸭在水中觅食嬉戏,为宁静的湿地增添了生机。

主播说联播 | 这个纪录被刷新,释放什么信息?

不幸的是,2022年12月15日,44岁的帕公主在泰国东北部的考艾国家公园遛狗时突发心脏病。泰国王室后来发表声明称,帕公主因严重的心律紊乱和支原体感染,引发心肌炎而昏迷。

德国总理朔尔茨将访华

西安考古发现11座粮仓 属唐朝太仓遗址

特鲁多与阿塔尔就保护生物多样性、应对气候变化、绿色经济转型、能源安全和关键矿产开发、加强法语文化建设、经贸及科研创新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。

(新春走基层)浙江:“方塘共兴”项目 携手贵州护童心

有记者提问:日前,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网站消息称,该机构对福岛核电站附近海域进行排海以来的首次取样、检测,认为海水中放射性物质氚浓度低于日本监管限值。IAEA总干事格罗西近日表示,IAEA作为国际组织可以代表国际社会监测日排海活动,额外要求其他国家参与对日监测,就如同要求各国均参与对伊朗核设施保障监督。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